鼻窦炎手术通常需要了解的风险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嗅觉减退、鼻腔粘连以及脑脊液漏等。具体风险与手术方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充分评估。
1、术中出血
鼻窦区域血管丰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输血或二次止血处理。医生通常会通过电凝、填塞等方式控制出血,但凝血功能异常者风险较高。
2、术后感染
鼻腔湿润环境易滋生细菌,术后可能出现鼻窦或切口感染,表现为脓涕、发热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并定期冲洗鼻腔。
3、嗅觉减退
手术可能损伤嗅区黏膜或神经,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嗅觉下降。多数患者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但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者的恢复概率相对较低。
4、鼻腔粘连
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鼻腔黏膜粘连,导致鼻塞、头痛等症状。术后定期换药清理痂皮,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喷雾保持湿润,可有效降低发生概率。
5、脑脊液漏
鼻窦与颅底解剖位置邻近,若术中损伤颅底骨质可能引发脑脊液鼻漏,表现为清水样涕。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颅底修补术,并预防颅内感染。
鼻窦炎手术属于精细操作,建议选择具备鼻内镜技术的正规医疗机构。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鼻腔护理,避免用力擤鼻或碰撞鼻部。若出现剧烈头痛、持续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联系主刀医师复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