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以及抗菌抗炎等药用价值。其性味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
1、散风除湿
白芷辛温发散的特性可祛除肌表风寒湿邪,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肢体酸痛有缓解作用。其祛湿功效对湿邪阻滞引起的带下过多、湿疮等病症也有效果,常与苍术、茯苓等配伍使用。
2、通窍止痛
本品善入阳明经,对鼻渊引起的鼻塞流涕、前额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常配伍辛夷、苍耳子等药物。对于风冷牙痛,可研磨外敷或配伍细辛煎服。
3、消肿排脓
白芷能促进疮疡初起的消散,对于已成脓的痈肿可加速排脓,常与金银花、当归等配伍使用。其生肌作用有助于创面愈合,可用于外伤性皮肤破损。
4、祛风止痒
通过祛除肌肤表面风邪,可缓解皮肤瘙痒、湿疹等病症。临床常将白芷研磨后与凡士林调制成膏剂外涂,或配伍地肤子、苦参煎汤外洗。
5、抗菌抗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含有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使用白芷时应根据具体病症进行配伍,阴虚血热者慎用。外用时需注意药物浓度及皮肤耐受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孕妇及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