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血病早期患者会有哪些凝血功能异常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白血病早期患者常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影响凝血系统,可能出现以下凝血功能异常:

1、血小板减少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会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100×10⁹/L,表现为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或颅内出血。

2、凝血因子缺乏

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或合并感染时,可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减少。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14秒以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超过35秒。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诱发DIC,白血病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会激活凝血系统,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患者同时存在出血倾向和微血栓形成,D-二聚体常超过0.5m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升高。

4、纤维蛋白原异常

在DIC或肝损伤情况下,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降低至2g/L以下,影响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表现为凝血酶时间延长超过对照3秒。

5、抗凝物质增多

白血病细胞可分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肝素样物质等抗凝成分,干扰正常凝血过程。这类患者活化凝血时间异常延长,且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

出现不明原因出血倾向或实验室凝血指标异常时,建议立即进行骨髓穿刺、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等检查。治疗需根据具体异常类型选择血小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抗纤溶药物,同时积极控制原发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磕碰、使用软毛牙刷,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