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视力模糊、眩光感、颜色改变、复视以及近视加深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出现,早期容易被忽视,需及早就医检查。
1、视力模糊
晶状体混浊会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聚焦于视网膜,患者可能出现视物不清、对比度下降,尤其在暗处或阅读时更明显。早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模糊,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2、眩光感
晶状体不均匀混浊会引起光线散射,患者在强光环境下易出现眩目、光晕等症状,夜间看车灯或路灯时尤为明显,可能伴有眼部不适感。
3、颜色改变
晶状体颜色逐渐变黄或褐色,可能导致辨色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感觉视物发黄或褪色,对蓝色系颜色识别度降低,影响色彩感知的准确性。
4、复视
单眼或双眼可能出现重影现象,因晶状体局部混浊导致光线折射异常。这种复视在遮盖单眼后可能依然存在,需与神经性复视进行鉴别。
5、近视加深
晶状体密度增加会导致屈光力改变,中老年患者可能出现近视度数加深,表现为原有老花症状暂时减轻,但远视力持续下降。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裂隙灯检查、视力测试和眼底评估。早期诊断可通过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等措施延缓进展,若已影响生活质量,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超声乳化手术等治疗方案。定期每6-12个月复查眼部情况,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