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和青光眼在症状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视力变化特征、眼压变化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两者虽然都属于眼部疾病,但病因、表现及治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1、视力变化特征
白内障患者通常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的视力下降,早期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眩光感,随着晶状体混浊加重,视力逐渐减退。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视力下降,尤其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视力可在数小时内急剧恶化,并伴有光晕现象。
2、眼压变化
白内障患者的眼压通常处于正常范围,眼部无胀痛感。青光眼的核心病理特征是病理性眼压升高,通过眼压测量可发现数值超过21mmHg,长期高眼压会导致视神经萎缩。
3、伴随症状差异
白内障患者除视力障碍外,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眼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反应,慢性期可能有视野进行性缩小的表现。
出现视力异常建议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同,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而青光眼需要终身控制眼压,早诊断早干预对保护视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