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靶向治疗适用哪些癌症类型

陶思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具有特定分子靶点的癌症类型,通常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胃癌等。其应用需基于基因检测结果,由医生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1、非小细胞肺癌

约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ALK或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针对EGFR敏感突变可使用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重排患者可选择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靶向药物,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2、HER2阳性乳腺癌

约20%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蛋白过表达或基因扩增。曲妥珠单抗通过阻断HER2受体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帕妥珠单抗可增强疗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3、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适用于KRAS/NRAS基因未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提高化疗敏感性并延长生存时间。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是该病的特征性改变。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使90%以上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后续开发的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可克服部分耐药问题。

5、CD20阳性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通过靶向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联合化疗方案显著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在滤泡性淋巴瘤中可达到长期疾病控制。

6、HER2阳性胃癌

约15-20%晚期胃癌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被证实可提高客观缓解率,使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16个月以上。

靶向治疗实施前需通过免疫组化、FISH或二代测序技术明确分子分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靶点状态变化,警惕获得性耐药的发生。需注意靶向药物可能引发皮疹、腹泻、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应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配合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