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靶向药治疗期间如何预防皮肤副作用

陶思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靶向药治疗期间可通过加强保湿护理、严格防晒、避免皮肤刺激、药物预防及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等方式预防皮肤副作用。由于个体差异,具体措施需结合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加强保湿护理

靶向药物易导致皮肤干燥、脱屑,日常需使用成分温和的保湿霜或润肤乳,如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每天涂抹2-3次。沐浴时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浴后及时擦干并涂抹保湿剂。手足部位可配合厚棉袜、手套加强保湿。

2、严格防晒

紫外线可能加重皮肤反应,外出需采取物理防晒措施,如佩戴宽檐帽、使用遮阳伞、穿着长袖衣物等。必要时可涂抹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但需避免选择含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正午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避免皮肤刺激

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不要抓挠瘙痒部位,修剪指甲并保持清洁。避免接触化学洗涤剂、染发剂等刺激性物质。出现皮疹时忌用过热的水烫洗皮肤。

4、药物预防

出现轻度红斑、瘙痒时,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合并感染时需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严重瘙痒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5、及时就医调整治疗

若出现大面积水疱、脓疱或高热等重度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分级调整靶向药物剂量,或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必要时更换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需每日观察皮肤状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范围及程度。所有外用药物的使用频率、疗程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用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确保治疗安全性。若出现眼周、黏膜等特殊部位皮肤反应,需立即联系专科医生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