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期避孕主要通过计算排卵周期来避开易孕阶段,常用方法包括日历法、基础体温法和宫颈黏液观察法。这些方法需结合女性生理周期变化,但避孕效果因人而异,存在一定失败风险。
1、日历法
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时间,通常假设下次月经前14天为排卵日,排卵前后5天为危险期。此方法适用于月经规律的女性,需连续记录6个月以上周期计算平均值。若月经周期波动超过7天,推算准确性会显著下降,可能出现意外排卵导致避孕失败。
2、基础体温法
每日晨起测量静息体温,排卵后体温会上升0.3-0.5℃并维持至月经前。需持续测量3个月经周期掌握规律,体温升高3天后至月经来潮视为安全期。但感冒、熬夜等因素可能影响体温,需排除干扰因素,测量要求较严格。
3、宫颈黏液观察法
通过阴道分泌物判断排卵状态,排卵期黏液会变得清亮、拉丝度强。黏液量减少、变稠后4天进入安全期。需要每日观察记录,对分泌物辨识能力要求较高,易受阴道炎症等因素干扰。
这些自然避孕法均需严格记录和正确判断,实际避孕有效率约76-88%。建议与避孕套等屏障法配合使用,特别是月经不规律或处于压力、疾病等特殊时期时。若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可在72小时内服用左炔诺孕酮片等紧急避孕药物,并及时咨询妇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