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在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确实可能出现长期腹泻症状。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时,机体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在艾滋病期,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可能继发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这些感染常累及消化道,导致慢性腹泻。此类腹泻通常表现为水样便或脂肪泻,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常伴有体重下降、脱水等症状。此外,HIV病毒本身也可能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引起吸收不良和肠蠕动异常。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尤其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HIV抗体筛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药物,以控制病毒复制并改善免疫功能。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维持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