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艾灸足三里一般具有温经散寒、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增强免疫以及缓解疼痛等功效和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通过艾灸刺激可调节身体机能,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1、温经散寒

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渗透穴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驱散体内寒湿邪气。对于因寒邪侵袭引起的关节冷痛、手足冰凉等症状,艾灸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寒凝血瘀状态。

2、补益气血

足三里被称为“强壮要穴”,艾灸能激发脾胃运化功能,促进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乏力、面色苍白、月经量少等症状,通过持续艾灸可逐渐改善机体能量供给。

3、调理脾胃

该穴位属胃经,艾灸能调节胃肠蠕动节律,促进消化液分泌。针对胃脘胀满、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胃失调症状,艾灸可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脾胃虚寒或气滞问题。

4、增强免疫

艾灸的热辐射效应可激活穴位下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长期规律艾灸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感冒等外感疾病发生频率,尤其适合体质虚弱人群。

5、缓解疼痛

通过艾灸的热力和药力渗透,可松弛局部肌肉痉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对于膝关节炎、胃痉挛等疼痛症状,艾灸能阻断痛觉神经传导,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艾灸操作时需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每次施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宜。建议每周进行2-3次,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体质偏热或局部皮肤破损者不宜艾灸,治疗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