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HIV后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肌肉关节痛等,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
1、发热
约80%的感染者会出现持续1-2周的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8℃-40℃之间,可能伴有夜间盗汗。这种发热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可自行缓解。
2、咽痛
常表现为咽部红肿、吞咽疼痛,可能伴随口腔黏膜白斑或溃疡。部分患者会出现鹅口疮等真菌感染,提示免疫功能受损。
3、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可能出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触诊质地较韧,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4、皮疹
多表现为躯干部位红色斑丘疹,部分呈玫瑰疹样,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这种皮疹具有自限性,约1-3周后自行消退。
5、肌肉关节痛
约50%患者会出现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酸痛,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可能出现游走性疼痛,活动时加重。
若近期发生过高危行为且出现上述症状组合,建议在窗口期后(约4-6周)进行HIV抗体检测。目前各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均可提供保密检测服务,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开展抗病毒治疗。需注意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