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一般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会引起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风险。
1、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阻塞和肺组织破坏,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换气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需通过氧疗或机械通气改善症状。
2、自发性气胸
肺气肿患者肺大疱形成后,在剧烈咳嗽或用力时可能破裂,导致空气进入胸膜腔。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通过胸部X线或CT可确诊,需胸腔闭式引流排出气体。
3、肺源性心脏病
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引起肺动脉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为克服阻力出现代偿性肥厚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需使用利尿剂改善症状。
4、肺部感染
患者因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急性加重期会出现黄脓痰、发热,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5、肺栓塞
长期卧床或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可能阻塞肺动脉。突发胸痛、咯血、晕厥为其典型表现,需通过CT肺动脉造影确诊,并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严格戒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日常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若出现呼吸急促频率超过30次/分、意识模糊等急症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