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BP昼夜节律变化是否正常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健康人群的血压会呈现白天较高、夜间较低的“杓型”波动模式,这种变化与人体交感神经活动、激素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若昼夜节律出现异常波动,则可能与某些疾病状态相关。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在清晨逐渐升高,下午达到峰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下降10%-20%。这种节律有助于适应日常活动需求,同时减轻心血管系统在休息时的负担。病理性节律异常包括非杓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超杓型(夜间血压过度下降)或反杓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这些情况常见于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或植物神经紊乱人群,可能伴随头痛、夜尿增多等症状。

建议日常使用经过认证的血压计进行早晚规律监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测量时间。若连续发现夜间血压均值超过120/70mmHg或昼夜差值异常,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确诊病理性节律异常的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比索洛尔等药物,通过调整给药时间实现精准血压控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