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正常范围偏高时,通常需要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以维持健康状态并预防超重。具体改善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改善作息习惯等。
调整饮食结构时,建议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西蓝花、燕麦、鸡胸肉等。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根据身高、年龄和活动强度合理控制,避免过量进食。需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用全谷物替代白米饭、白面包等主食。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减少油炸和爆炒。每日保证500克新鲜蔬菜的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
增加运动量方面,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结合抗阻训练,如平板支撑、深蹲等力量练习,每周2-3次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强度以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为宜,运动前后需进行充分热身和拉伸。日常可增加活动量,如选择步行通勤、爬楼梯代替电梯。
改善生活习惯需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影响代谢调节。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减少皮质醇分泌导致的脂肪堆积。建议定期监测体成分变化,使用体脂秤每月记录体重、体脂率等指标。同时需注意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若通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后BMI仍持续上升,或伴随血压升高、血糖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内分泌科就诊。专业医生可通过糖耐量试验、血脂检测等检查评估代谢状况,必要时给予个性化指导。需特别注意不可采取极端节食或过量运动等不科学减重方式,以免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