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BMI正常范围偏低有何危害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BMI正常范围偏低可能提示身体处于营养储备不足的状态,长期存在可能增加贫血、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风险。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必要时就医评估。

1、营养缺乏

BMI正常下限可能反映日常摄入热量或营养素不足,尤其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等关键营养素缺乏。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足还可能影响细胞修复和器官功能。

2、免疫力下降

脂肪组织和肌肉量减少会影响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临床观察发现,BMI处于18.5-19.9(正常偏低)人群在流感季节的患病率比BMI正常中值人群高约30%,且病程恢复时间延长15%-20%。

3、骨质疏松风险

体脂率过低会影响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加速骨量流失。研究表明,BMI低于20的成年女性骨密度每年下降速度比BMI正常中值者快0.5%-0.8%,绝经前女性骨折风险增加1.3倍,特别是髋部和腕部骨折发生率显著升高。

4、月经紊乱

女性BMI接近18.5时,体脂率可能低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所需的17%。这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长期闭经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病变风险。

5、体力储备不足

肌肉量和体脂储备减少会降低机体应对疾病或创伤的耐受能力。手术患者统计显示,术前BMI处于正常下限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延长2-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12%-15%,康复期营养支持需求更高。

日常应注意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和钙质(如奶制品)摄入。建议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增强肌肉量,避免过度节食。如伴随持续性疲劳、月经异常或频繁感染,应及时进行血常规、骨密度等医学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