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说明什么?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提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胆道疾病等病理情况。该指标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大量饮酒、熬夜或高脂饮食后,可能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短暂增加,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这种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改善生活方式后1-2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一般不伴随黄疸、乏力等异常症状。

2、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肝炎活动期,肝细胞会出现炎症坏死。受损的肝细胞会将细胞内储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释放入血,此时检测值常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同时可能伴随AST升高、胆红素异常。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片、索磷布韦片等药物,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3、药物性肝损伤

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化疗药物等肝毒性药物,可能干扰肝细胞代谢过程,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这类损伤多发生在用药后1-4周,检测值可达正常值5-10倍,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促进肝细胞修复。

4、胆道疾病

胆总管结石、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可能造成胆汁排泄受阻,胆盐沉积可损伤肝细胞。此类情况常伴有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步升高,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胆管扩张。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胆道镜取石或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

出现指标升高时应避免恐慌,建议复查肝功能并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胆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或中药。若持续升高或伴随皮肤黄染、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至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