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治疗脑供血不足常用药物有哪些禁忌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常用药物禁忌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扩血管药物以及降压药物等,具体禁忌需严格遵医嘱。不同药物成分及作用机制差异,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存在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倾向者禁用。此类药物还会抑制血小板聚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术前患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出血风险。

2、抗凝药物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可能干扰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或近期手术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评估风险后使用。

3、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禁用。肌肉毒性风险较高者需警惕纹肌溶解综合征,出现肌痛需立即停药。

4、扩血管药物

尼莫地平片、长春西汀片等药物可能引起低血压反应,血压过低或休克状态患者禁用。脑出血急性期使用可能加重病情,需经影像学评估后谨慎选择。

5、降压药物

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需根据血压水平调整,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妊娠期女性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皮肤瘀斑、黑便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患者不可自行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需在神经内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