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湿疹发作后,可通过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安全处理。孕妇需注意避免刺激皮肤,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可自行盲目处理。
1、日常护理
孕妇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日常可选择无香精、无酒精的保湿霜,如凡士林或医用保湿剂,每日多次涂抹以修复皮肤屏障。贴身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避免接触化纤织物或化学洗涤剂。
2、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若合并感染,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
3、口服药物
对于瘙痒剧烈者,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若病情严重且处于孕中晚期,可能会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4、物理治疗
局部冷敷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可使用4-6层纱布浸透生理氯化钠溶液后湿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紫外线光疗需谨慎评估胎儿安全性,通常不作为首选。
5、中医治疗
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安全制剂,或使用金银花、马齿苋等煎水冷湿敷。禁止使用成分不明的中药药膏或进行针灸治疗。
孕期湿疹处理需特别注意药物安全性,尤其在孕早期胚胎发育敏感阶段。若出现渗液、化脓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和产科联合门诊就诊。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避免使用含激素的复方制剂或强效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