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嗜酸性粒细胞低值在血常规中说明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嗜酸性粒细胞低值在血常规中可能由应激状态、感染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应激状态

当机体处于严重创伤、手术或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类激素会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从而引起检测数值降低,通常属于一过性生理现象。

2、感染性疾病

急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败血症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此时除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外,常伴随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感染征象。

3、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或接受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治疗时,药物可能直接抑制骨髓造血微环境,这类情况通常伴有红细胞、血小板等其他血细胞系的变化,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偏低,建议完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骨髓穿刺术等检查。日常需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检测前后应保持情绪稳定,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