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通常是尿路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引起的,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尿路结石
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可能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而引发肾积水。患者常伴有腰部剧烈疼痛、血尿等症状。确诊后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梗阻,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预防感染。
2、尿路狭窄
炎症、外伤或术后瘢痕等因素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造成尿液滞留。对于轻度狭窄,可尝试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严重者需行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恢复情况。
3、前列腺增生
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可能引起双侧肾积水。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排尿困难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并预防尿路感染。
出现腰腹胀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但严重双侧肾积水伴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液体摄入。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特别是结石患者不宜盲目服用排石药物以免加重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