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乳果糖治疗慢性便秘机制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乳果糖治疗慢性便秘的机制主要包括渗透导泻、酸化肠道环境、促进益生菌增殖、刺激肠道蠕动以及软化粪便等。该药物通过多重作用改善肠道功能,帮助缓解排便困难。

1、渗透导泻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口服后不被小肠吸收,直接进入结肠。其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促使水分向肠腔渗出,增加粪便体积并保持湿润状态,从而刺激肠道产生便意。

2、酸化肠道环境

乳果糖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乙酸等有机酸。这种酸性环境不仅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还能直接刺激肠壁神经丛,增强结肠的节律性收缩运动,加速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

3、促进益生菌增殖

作为益生元物质,乳果糖选择性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长。这些益生菌通过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进一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整体肠道功能。

4、刺激肠道蠕动

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结肠pH值,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细胞和神经末梢,增强肠道蠕动频率和强度。这种作用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尤为显著。

5、软化粪便

通过持续的水分保持作用,乳果糖能有效防止粪便干燥结块,降低排便时的肠道阻力。软化后的粪便更易通过直肠,减少用力排便导致的肛门损伤风险。

在使用乳果糖时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根据排便情况逐渐调整。长期便秘患者需配合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干预。若用药后出现严重腹胀或腹痛,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