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何区别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前者多由铁元素缺乏引起,后者属于遗传性溶血性疾病,需通过专业检查鉴别。

1、病因不同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则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属于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携带致病基因可能遗传给子女。

2、症状差异

缺铁性贫血患者常见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可能出现异食癖等特殊表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除贫血症状外,中重度患者会出现特殊面容(额部隆起、鼻梁塌陷)、肝脾肿大及骨骼改变,轻型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3、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补充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者无需治疗,中重度需定期输血配合地拉罗司分散片等去铁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方法,且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建议出现贫血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特别是备孕夫妇有家族史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筛查,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两种贫血治疗方案截然不同,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