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血栓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剖宫产术后预防血栓可通过早期活动、物理预防、药物预防、饮食调整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进行。具体需结合产妇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实施。

1、早期活动

术后麻醉效果消退后,产妇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尽早进行床上翻身、踝泵运动,术后24小时尝试下床活动。适当活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液淤滞,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2、物理预防

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或间歇性气压装置,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需选择合适尺寸,气压装置需按规范每日使用2-3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观察皮肤状况避免压伤。

3、药物预防

对于高危产妇,医生会评估后开具低分子肝素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需皮下注射,通常每日1次;阿司匹林口服剂量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

4、饮食调整

术后适量增加饮水量,每日摄入不少于2000ml,保持充足血容量。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低的绿叶蔬菜,避免血液过度黏稠及凝血功能异常。

5、定期监测

医护人员会每日检查双下肢是否有肿胀、发红、皮温升高等表现,术后1周内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产妇需自我观察异常症状,如单侧腿围突然增加超过3cm需立即报告。

剖宫产术后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卧床时可将下肢抬高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抗凝药物使用期间需注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哺乳期用药需提前告知医生。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栓塞征兆,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