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后发烧可能提示存在感染风险,通常较为危险,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蜱虫携带多种病原体,叮咬后可能引发森林脑炎、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部分疾病可能危及生命。
蜱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烧症状,常伴随其他感染迹象。例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能出现乏力、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莱姆病早期可能出现游走性红斑,后期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或关节损害。森林脑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意识障碍,严重时可能遗留瘫痪等后遗症。
若发现蜱虫叮咬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或叮咬部位出现异常红肿、疼痛,应立即前往感染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检查,并给予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切勿自行拔除蜱虫,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虫体残留或病原体释放。就医时建议携带蜱虫标本以便鉴定种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蜱虫活跃季节进入草丛等区域时,建议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虫剂。叮咬后需持续观察1个月内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即使当时已清除蜱虫也不可掉以轻心。及时规范的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重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