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引起的瘙痒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日常护理等方式科学缓解。常见方法包括使用止痒药膏、抗组胺药物、冷敷处理以及保持皮肤湿润等,具体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可直接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瘙痒。若伴有皮肤破损,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皮肤干燥者可涂抹尿素软膏、凡士林等保湿剂修复屏障。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瘙痒。顽固性瘙痒或泛发性皮炎患者,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或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3、冷敷处理
用4-6层纱布浸透生理氯化钠溶液或3%硼酸洗液湿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低温可收缩血管、降低神经敏感度,但需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4、日常护理
穿着纯棉透气的衣物,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使用无皂基沐浴露。每日涂抹足量保湿霜,尤其在浴后3分钟内效果最佳。
出现剧烈瘙痒影响睡眠、皮肤渗液结痂或伴有发热时,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感染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激素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