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皮肤接触化学物质后如何急救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皮肤接触化学物质后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立即脱离接触、冲洗皮肤、去除污染衣物、中和处理以及及时就医等步骤。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接触程度而定,以下为详细措施:

1、立即脱离接触

迅速远离化学物质污染环境,避免皮肤继续接触有害物质。若化学物质为液态或粉末状,需小心清理残留物,防止二次沾染。接触强腐蚀性物质时,避免直接用手擦拭,可用干净纸巾或布料轻轻拭去。

2、冲洗皮肤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可轻轻撑开皮肤褶皱部位,确保化学物质彻底清除。若眼部接触,需翻开眼睑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不可以使用热水,以免加速皮肤吸收。

3、去除污染衣物

小心剪开或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避免化学物质通过衣物持续接触皮肤。处理过程中需防止污染面积扩大,被污染的衣物应密封保存以便后续检测。

4、中和处理

根据化学物质性质选择中和剂,如强酸灼伤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强碱灼伤可以用硼酸洗液冲洗。但生石灰等遇水放热物质需先清除粉末后再冲洗,酚类物质需先用酒精清洗。若无法明确化学物质成分,不建议自行中和处理。

5、及时就医

若出现皮肤红肿、水疱、溃烂或全身不适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就医时需携带化学物质安全说明书或包装,便于医生针对性处理。严重灼伤者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自行涂抹药膏。

皮肤接触化学物质后应争分夺秒处理,延误可能导致损伤加重。冲洗时注意水流不宜过猛,避免皮肤破损。就医后需配合医生进行创面处理、抗感染治疗,并按医嘱定期复诊观察恢复情况。接触不明化学物质时,可拨打当地中毒控制中心热线获取专业指导。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