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高烧不退时,一般可通过药物退热、抗病毒治疗、补液支持、局部护理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该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若高热持续需积极处理以避免并发症。
1、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退烧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但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需超过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抗病毒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佳。
3、补液支持
持续高热易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儿童患者每公斤体重每日需水量为80-100ml,补液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4、局部护理
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氯化钠溶液漱口,可缓解咽部疱疹疼痛。低温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等有助于减少口腔刺激。
5、及时就医
若高热持续超过72小时,出现嗜睡、抽搐、尿量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到感染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咽拭子病毒检测,必要时住院进行心电监护和静脉用药。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抓挠疱疹。家长应每日监测患儿体温波动情况,退热期间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未降至安全范围,不可重复加量用药,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