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需要做的检查通常包括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等,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出现尿隐血时,应及时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1、尿常规
尿常规是最基础的检查项目,可以通过试纸法或显微镜检查确认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及其他异常成分。若尿隐血阳性,还需观察是否伴随蛋白尿、白细胞增多等情况,帮助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炎等问题。
2、尿红细胞形态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若红细胞形态不均一、变形率超过70%,提示可能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若红细胞形态正常,则可能来源于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如结石、肿瘤或外伤。
3、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可帮助排查结石、肿瘤、囊肿或结构异常。例如,超声能发现肾结石或膀胱占位性病变,CT尿路成像可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全貌,尤其适用于怀疑肿瘤或复杂结石的情况。
4、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等。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可能引起血尿,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则提示肾功能受损,有助于鉴别全身性疾病或肾脏本身病变。
5、膀胱镜检查或肾穿刺活检
若上述检查无法明确病因,可能需进行膀胱镜直接观察尿道、膀胱黏膜,或通过肾穿刺获取肾组织标本,进一步诊断间质性肾炎、IgA肾病等疾病。
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月经期等生理因素干扰检查结果。若持续存在尿隐血,尤其伴随尿频、腰痛、水肿等症状,需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服用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