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流脓可能与性传播感染有关,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不能一概而论。该症状常见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传播疾病,但也可能由尿道损伤或其他细菌感染引发。
尿道流脓若由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引起,属于典型的性传播感染,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黄色脓性分泌物、排尿灼痛等,确诊后需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衣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尿道出现白色或清亮分泌物,常伴尿频尿急,可通过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进行规范治疗。若分泌物伴有异味且持续存在,需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非性传播因素如尿道插管、结石摩擦或大肠杆菌逆行感染时,也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此类情况通常与个人卫生习惯或医疗操作相关。长期憋尿、饮水过少造成的尿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可能增加细菌定植风险。
出现尿道流脓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分泌物涂片、核酸扩增检测等明确病原体。治疗期间需避免性行为,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