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在预防缺铁性贫血方面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结合均衡饮食和必要医疗干预。泥鳅富含血红素铁、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适量食用可作为膳食补充手段,但效果因人而异。
1、血红素铁含量较高
泥鳅的铁含量约为3mg/100g,且属于动物性来源的血红素铁,其吸收率可达15%-35%,显著高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约3%-8%)。对于铁需求增加的孕妇、青少年等群体,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铁储备。
2、优质蛋白质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泥鳅蛋白质含量高达18.4g/100g,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衡,能够为血红蛋白合成提供原料。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彩椒、猕猴桃等,可进一步提升铁元素利用率。
3、维生素B12辅助造血功能
泥鳅含有约1.3μg/100g的维生素B12,该营养素参与红细胞成熟过程。对于因胃酸分泌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的贫血高危人群,动物性食物是B12的重要来源。
需注意,成年人每日铁需求量约为男性12mg、女性20mg,仅靠泥鳅难以满足全部需求。建议搭配牛肉(2.8mg/100g)、猪肝(22.6mg/100g)等富铁食物,同时减少浓茶、咖啡等抑制铁吸收的饮品摄入。若已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等补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