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内啡肽多巴胺对食欲影响有何区别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内啡肽和多巴胺对食欲的影响存在机制和效果上的差异。这两种神经递质在调节进食行为中扮演不同角色,可通过生理效应与心理反馈途径产生区别性作用。

内啡肽属于内源性阿片肽物质,其分泌常在应激反应或疼痛刺激时被激活。该物质通过μ型阿片受体介导,能够增强对甜味和高脂食物的偏好度,特别是在慢性压力状态下,可能促使个体摄入超过生理需求的热量。研究显示,内啡肽系统激活可降低饱腹信号敏感性,延长进食持续时间,这种现象在情绪性进食行为中尤为显著。

多巴胺作为奖赏通路的核心递质,主要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其释放峰值出现在食物预期阶段而非实际摄入过程,通过强化学习机制建立食物与愉悦体验的关联。功能磁共振研究表明,肥胖个体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密度降低,可能导致其对食物奖赏刺激需求增强,形成过度摄食的代偿行为模式。

从干预角度看,内啡肽调节可通过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曲酮)实现食欲抑制,而多巴胺能药物(如安非他酮)则通过再摄取抑制增强饱腹感信号。日常饮食管理中,建议监测情绪性进食触发因素,采用分餐制减缓进食速度,必要时可寻求营养科医师指导进行神经递质代谢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