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怀孕需要注意孕前咨询、病情监测、合理用药等事项,以保障母婴健康。由于慢性病可能增加妊娠风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孕前评估和孕期管理。
1、孕前咨询
建议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至医院进行孕前检查,由产科医生联合内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医生会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情况,评估妊娠风险,调整治疗药物。部分可能致畸的药物需提前替换为妊娠期安全药物。
2、病情监测
妊娠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压、血糖等核心指标,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记录空腹及餐后血糖值。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每月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肾脏疾病患者需定期检测尿蛋白和肾功能。出现头晕、水肿、胎动异常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3、合理用药
妊娠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左甲状腺素钠片等妊娠安全药物。不可自行停用降压药或降糖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甲巯咪唑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建议孕期保持低盐低糖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60-75克,补充叶酸及钙剂。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运动。按时完成NT检查、大排畸超声检查等产检项目,妊娠28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宫缩等情况,应及时到产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