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发生与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存在一定关联。目前研究认为,内啡肽的分泌不足、多巴胺系统失衡等因素可能参与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内啡肽是人体自然产生的镇痛物质,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当个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内啡肽分泌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减弱,进而出现焦虑症状。临床发现,规律运动可通过刺激内啡肽分泌改善焦虑情绪。多巴胺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其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情绪稳定性。部分焦虑症患者存在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异常,导致对危险信号的过度警觉和错误认知。
需要强调的是,焦虑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较为复杂,除上述两种神经递质外,还涉及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系统的共同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抗焦虑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这些递质系统的平衡发挥作用。建议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节神经递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