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群通常更容易产生内耗。这类人群对内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较为强烈,容易陷入反复思考、自我怀疑等心理状态,导致情绪和精力消耗。
高敏感人群的神经敏感度较高,细微的情绪波动或外界压力都可能引发深刻的内心体验。例如,他人的负面评价或社交冲突可能被过度解读,从而引发自责或焦虑。这种持续的思维反刍会消耗大量心理能量,降低应对日常挑战的效率。此外,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容易吸收他人情绪,这种情感负荷若不能有效疏解,会加剧心理疲惫。
减少内耗需要建立合理的心理边界,通过正念训练增强对情绪的觉察和接纳。当意识到陷入消极思维循环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记录情绪日记进行干预。规律的生活节奏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敏感性。若内耗已影响正常生活,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调整思维模式。需要强调的是,高敏感性本身不是缺陷,恰当引导可转化为创造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