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肛周瘙痒排便后加重怎么办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肛周瘙痒在排便后加重可能与局部刺激、感染或肛周疾病有关,通常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治疗、对因处理等方式改善症状。日常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保持清洁护理

排便后需及时用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避免粪便残留刺激皮肤。清洗后可用柔软毛巾轻轻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或使用刺激性肥皂,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清洁后保持局部干爽,可减少潮湿环境导致的瘙痒加重。

2、局部药物治疗

若存在皮肤炎症,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瘙痒;皮肤破损时可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需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感染则需使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软膏。

3、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痔疮患者排便时易摩擦痔核引发瘙痒,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缓解症状。肛裂患者需配合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若存在蛲虫感染,需口服阿苯达唑片进行驱虫治疗。

4、调整饮食结构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等食物可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摩擦刺激。避免摄入辣椒、酒精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油腻饮食,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

5、及时就医检查

若伴有肛门分泌物增多、肿块脱出或出血等症状,需进行肛门镜、粪便检测等检查。可能存在的肛周湿疹、肛门窦道等病变需通过微波理疗或手术治疗,寄生虫感染需完善虫卵检查后针对性用药。

日常应避免搔抓患处,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夜间加重,建议到肛肠科就诊排查肛窦炎、肛周脓肿等疾病。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滥用止痒药膏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