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有痰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羧甲司坦片等化痰药物,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措施缓解症状。
1、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该药物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降低黏液腺分泌,从而稀释痰液并促进气道纤毛运动。对于感冒合并支气管炎引起的黏痰不易咳出者,可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但需注意可能引发恶心等消化道反应。
2、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作为黏液溶解剂,其分子中的巯基能裂解痰液中黏蛋白的二硫键,使痰液黏度下降。适用于白色黏痰或脓性痰患者,但哮喘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警惕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3、羧甲司坦片
通过影响支气管腺体分泌,调节痰液中黏多糖和黏蛋白比例,降低痰液黏稠度。对于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止咳糖浆使用,但消化道溃疡患者需谨慎服用。
感冒期间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水,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若出现黄绿色脓痰、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至呼吸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排除细菌性肺炎等并发症可能。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和医师指导,避免联合使用多种止咳化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