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期间饮食调理需注意清淡易消化、补充水分、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具体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清淡易消化
腹泻期间胃肠功能较弱,应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大米粥、面条、蒸熟的胡萝卜泥等。这类食物可减少肠道负担,避免加重腹泻。急性期可暂时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粗纤维蔬菜、坚果、全麦面包等难消化食物。
2、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Ⅲ或米汤水。每公斤体重建议补充50-100ml液体,儿童可每腹泻一次补充10ml/kg液体。可适量饮用含钾的鲜榨苹果汁(需稀释),但市售果汁含糖量过高不宜饮用。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3、避免刺激性食物
忌食辛辣调料、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减少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和乳糖含量高的乳制品摄入,因腹泻可能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易引发腹胀,也应暂时避免。烹饪方式宜采用蒸煮,避免煎炸。
腹泻期间无需完全禁食,但严重呕吐或腹痛时可短暂禁食4-6小时。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脱水症状(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香蕉、苹果泥等富含果胶的食物,有助于大便成形。注意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