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硬块可能与附睾炎、附睾结核、附睾囊肿、肿瘤或精液囊肿等病症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附睾是储存和运输精子的重要器官,出现硬块多与局部病变相关,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附睾炎
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急性期表现为附睾肿胀、疼痛和发热,慢性期可能形成硬结。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形成纤维化结节。
2、附睾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附睾出现无痛性硬块,质地偏硬且边界不清,常伴随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联合应用,疗程通常需6个月以上。
3、附睾囊肿
良性囊性病变可触及圆形光滑硬块,液体蓄积形成。较小囊肿无症状可观察,直径超过2厘米或影响生育功能时,可考虑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
4、肿瘤
原发性附睾肿瘤较为罕见,若硬块增长迅速、质地坚硬且固定,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确诊需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明确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5、精液囊肿
输精管阻塞导致精液淤积形成囊性硬块,好发于附睾头部。可通过阴囊彩超鉴别,症状明显者可选择手术剥离或穿刺抽吸治疗。
日常需注意保持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压迫会阴部。出现硬块持续增大、疼痛加剧或睾丸形态改变时,应及时进行阴囊超声、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期间禁止剧烈运动,严格按医嘱复查评估疗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