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湿疹加重可能与干燥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如冷空气刺激、频繁洗浴、皮肤屏障受损等有关。建议日常加强保湿护理,必要时就医治疗。
1、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较低,皮肤表面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导致角质层干燥脱屑。湿疹患者本身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干燥会进一步破坏屏障,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从而诱发或加重瘙痒、红斑等症状。日常需使用保湿霜维持皮肤湿润度。
2、冷空气刺激
寒冷气候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皮脂腺分泌减少,降低皮肤自我保护能力。冷风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湿疹皮损范围扩大。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围巾等防护用品,避免冷热环境频繁切换。
3、频繁洗浴
冬季使用过热洗澡水或过度清洁会洗去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加剧皮肤干燥。部分人误认为烫洗可缓解瘙痒,但高温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反而加重炎症反应。建议控制洗浴时间在10分钟内,水温保持在37℃左右,沐浴后立即涂抹润肤剂。
湿疹患者在冬季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羊毛、化纤材质摩擦皮肤。若出现渗液、糜烂或经保湿护理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卤米松乳膏、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