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催眠治疗疼痛的机制是什么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催眠治疗疼痛的机制主要包括注意力调节、神经生理调节以及心理暗示等作用。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疼痛感受。

1、注意力调节

催眠过程中,治疗师通过引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或想象场景中,从而分散其对疼痛信号的关注。这种注意力的转移能够降低大脑对疼痛刺激的感知敏感度,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和加工,进而缓解不适感。

2、神经生理调节

研究表明,催眠可影响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如前扣带回皮层和岛叶等与疼痛处理相关的区域。催眠状态下,这些区域的神经元活动减弱,导致疼痛信号在神经通路上被抑制。同时,催眠还可能促进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释放,通过天然镇痛系统发挥作用。

3、心理暗示

催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例如通过重塑疼痛的意义或增强自我控制感,降低焦虑和恐惧情绪。这种认知重构可减少疼痛相关的负面情绪体验,从而间接减轻主观疼痛强度。

催眠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或心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慢性疼痛或复杂病例,建议结合其他医学治疗手段综合干预。个体对催眠的反应存在差异,治疗前应充分评估适应症及患者心理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