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疱疹病毒在传播途径上存在差异,主要涉及直接接触、体液交换等不同方式。常见的八种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它们的传染途径具体如下:
1、单纯疱疹病毒1型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或皮肤疱疹液传播,如接吻、共用餐具等。该病毒常引起口唇疱疹,在感染者出现水疱时传染性最强。
2、单纯疱疹病毒2型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生殖器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屏障会增加感染风险,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疱液传染。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复发时引起带状疱疹。
4、EB病毒
主要经唾液传播,常见于接吻、共用餐具或咳嗽飞沫。该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较广。
5、巨细胞病毒
可通过唾液、尿液、血液、精液等体液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感染或器官移植传播。免疫缺陷者感染后症状较重。
6、人类疱疹病毒6型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90%以上儿童在2岁前感染。原发感染可引起幼儿急疹,病毒可长期潜伏在唾液腺中。
7、人类疱疹病毒7型
传播途径与6型相似,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唾液传播。该病毒与玫瑰糠疹发病相关,常与6型病毒共同感染。
8、人类疱疹病毒8型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唾液或母婴垂直传播。该病毒与卡波西肉瘤密切相关,在艾滋病患者中感染率较高。
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疱疹患者的皮损部位,不共用个人物品。出现反复发作的疱疹或免疫低下者,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通过病毒分离检测明确类型。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并做好接触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