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疱疹病毒感染后,其病程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常见的八种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8型,具体病程特点如下:
1、单纯疱疹病毒1型
初次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病程表现为口唇周围簇集性水疱,伴有灼痛或瘙痒,7-10天结痂自愈,但易因免疫力下降复发。
2、单纯疱疹病毒2型
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病程中水疱破溃形成糜烂面,可能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复发频率高于1型,部分患者每年发作3-4次。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初次感染表现为全身性水痘,病程2-3周结痂消退;病毒再激活时引发带状疱疹,沿神经分布出现成簇疱疹,伴有神经痛,老年患者疼痛可持续数月。
4、EB病毒
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病程持续2-4周,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病毒可在B淋巴细胞中终身潜伏。
5、巨细胞病毒
健康人群多呈隐性感染,病程无明显症状;免疫抑制者会发生肺炎、视网膜炎等并发症,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后病程可持续数月。
6、人类疱疹病毒6型
原发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病程特征为3-5天高热后出现玫瑰疹,皮疹24-48小时消退,病毒可潜伏于唾液腺。
7、人类疱疹病毒7型
感染表现与6型相似,但更易引起幼儿热性惊厥,病程中神经系统症状较突出,病毒潜伏于末梢血单核细胞。
8、人类疱疹病毒8型
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病程进展缓慢,皮肤损害从斑疹发展为结节需数月至数年,艾滋病患者可出现内脏播散。
出现疱疹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需警惕重症风险。临床诊断需结合病毒分离、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查,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以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