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部腺息肉是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部腺息肉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突出于胃黏膜表面。这类息肉多数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常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属于较为常见的胃部病变之一。

胃部腺息肉可分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类型。其中,胃底腺息肉多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遗传因素有关,癌变风险较低。而部分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癌变可能,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或伴有不典型增生的病例。其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胆汁反流等长期刺激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多数无明显不适。确诊主要依赖胃镜下观察及病理活检,医生会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评估风险。对于较小的良性息肉,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若息肉较大、生长迅速或存在异型增生,需通过内镜下切除。同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等。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盐、腌制、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减少烟酒摄入。40岁以上人群或长期存在胃部不适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若已检出胃部腺息肉,应严格遵医嘱复查,观察其变化情况。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