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毒症的成因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其成因主要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有关。此外,遗传因素或尿路梗阻也可能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1、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尿毒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毒素和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逐渐累积引发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血尿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典型表现包括泡沫尿和肾功能指标异常。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如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可造成肾动脉硬化,肾单位逐渐缺血坏死。患者常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延缓肾功能恶化。

其他原因如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可能因肾脏结构异常或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丧失。治疗上需解除梗阻并控制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若已进入尿毒症期,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替代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出现少尿、乏力等异常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