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退烧的药物选择需根据年龄、体温及具体症状决定,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用药前需排除禁忌证,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1、布洛芬混悬液
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对高热(38.5℃以上)效果较好。用药间隔需保持6-8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肠胃功能较弱的患儿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腹痛等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3个月以上婴儿可用,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退热。该药物对肝脏代谢压力较小,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10-15mg/kg),蚕豆病患儿禁用,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
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中成药含柴胡、桂枝等成分,适用于低热(37.5-38.5℃)伴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不宜与西药退热剂同时服用。
物理降温可辅助退热,如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或退热贴。需保持室温22-24℃,每日饮水量需增加20%-30%。若发热超过72小时,出现抽搐、意识改变或伴随呕吐腹泻,应立即就医。用药期间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曲线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