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晚上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晚上睡觉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原因有关。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该现象,若长期存在需及时就诊检查。

1、生理性原因

睡眠环境温度过高、被褥过厚或剧烈运动后入睡,可能导致人体通过排汗调节体温。这类出汗通常发生在入睡后1-2小时内,改善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18-22℃)并及时更换透气寝具后即可缓解。避免睡前摄入辛辣食物或酒精饮品有助于减少此类出汗。

2、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常出现夜间盗汗症状,常伴有午后低热(37.3-38℃)、乏力、体重减轻等表现。确诊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CT检查,治疗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6-9个月。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代谢亢进,表现为夜间出汗、心悸、易饥等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TSH、FT3、FT4)和甲状腺超声可确诊,治疗常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配合普萘洛尔片缓解心动过速症状。

若排除环境因素后仍持续出现夜间盗汗,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感染科就诊。临床常需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50岁以上女性建议加测雌二醇等性激素水平。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