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水即水样便,通常由感染、食物刺激、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止泻药物、抗生素、益生菌、补液盐等缓解症状,但需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
1、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等吸附性止泻药能覆盖肠道黏膜,减少水分流失并吸附毒素,适用于急性水样便。用药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但18岁以下人群及孕妇禁用沙星类药物。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认病原体后规范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3、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需使用温水送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4、口服补液盐
腹泻超过6次/日或伴有口渴、尿少时,需按比例冲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每袋需兑250ml温水,分次饮用直至症状缓解。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情况需立即就诊。用药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自行用药不得超过3天,若未缓解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