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异常、乏力和口臭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与脾胃消化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
1、食欲不振
脾胃不和时,胃的受纳功能下降,可能出现不思饮食、食量减少或进食后易饱。部分患者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常伴随饭后胃部隐隐不适。
2、腹胀
脾胃运化失职会导致食物积滞,产生脘腹胀满感。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加重,可能伴有肠鸣、嗳气或矢气增多,腹部触诊可见轻度膨隆但无压痛。
3、大便异常
常见大便溏稀或黏腻不成形,严重者可能出现完谷不化(粪便含未消化食物)。少数患者会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这与脾胃湿热或虚寒等不同证型相关。
4、乏力
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时气血生化不足,易出现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等症状。患者常感觉日常活动后体力恢复缓慢,面色可能萎黄无华。
5、口臭
脾胃积滞导致腐浊之气上逆,可能引发口腔异味。此类口臭多呈酸腐味,晨起时尤为明显,舌苔常厚腻,刷牙后难以完全缓解。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至中医科就诊,通过舌诊、脉诊等方式辨证分型。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生冷辛辣食物摄入,可适当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辅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