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在短时间内出现功能急剧减退,无法正常排出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主要与肾前性因素、肾性损伤及肾后性梗阻相关,常伴随少尿、水肿、恶心等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1、肾前性因素
常见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如严重脱水、失血、心功能衰竭等。此时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尚未出现器质性损伤。及时补液、纠正休克后肾功能通常可恢复,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展为肾小管坏死。
2、肾性损伤
多由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球疾病引起。药物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感染、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均可直接损伤肾单位。此时需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免疫性损伤。
3、肾后性梗阻
常见于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双侧输尿管阻塞或孤立肾梗阻会引起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导致功能受损。解除梗阻是治疗关键,可通过留置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置入或外科手术处理。
出现尿量骤减、血肌酐升高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及肾功能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肾功能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