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类由过敏原引发的皮肤免疫反应性疾病,主要因机体接触特定物质后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病变。其常见病因包括接触过敏原、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典型症状为瘙痒、红斑及皮疹,治疗通常涉及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抗过敏药物。
1、病因
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与个体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的过度反应有关。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吸入性物质,镍、染料等接触性化学物,以及海鲜、坚果等食物。部分患者可能因使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引发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环境湿度变化等也可增加患病风险。
2、常见类型
接触性皮炎是最典型的类型,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水疱;湿疹多发生在肘窝、腘窝等部位,伴有皮肤干燥和脱屑;荨麻疹则以突发的风团和剧烈瘙痒为特征,可能与食物或感染相关。
3、治疗方法
轻症患者可通过冷敷缓解症状,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药物治疗常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配合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制剂。严重病例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片,合并感染者可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长期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脱敏治疗。出现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